外科无菌技术:是指灭菌、消毒、无菌操作规程和严格管理制度的综合运用,以保证手术和各种诊疗操作不受外源性感染的措施。
2.灭菌:彻底消灭物品上所附着一切的微生物,包括芽胞,以防止接触感染的方法称灭菌。
3.消毒:消灭附着在皮肤、伤口、空气和某些器械物品上的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消毒,一般不能杀灭芽胞。
4.代谢性酸中毒: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过多,超过机体的緩冲和排酸能力,HC03因中和酸而消耗,HCO-/H2C03不再维持21]:1,PH值下降者称代谢性酸中毒。
5.代谢性喊中羞:体内酸损失过多或摄入喊性物质过多,血中HCO-含量增多,PH值升高者称代谢性喊中毒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量锐减、组织血液漼注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
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恃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微循环衰竭期,毛细血管内血流緩愷,血液粕稠度增加,酸中毒加重,成力高擬状态,在毛细血管内因血小板和红细胞凝集产生广泛的微血栓,使微循环漼流基本停止,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亦可产生于其他严重病变。
S.休克肺:休克时由于肺内动一静脉短路大重开放,肺动脉分支血液未经肺泡氧合,目卩经短路流向左心;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不张、肺实变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是肺泡的氧合功能陣碍,病人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严重缺氧,且普通吸氧无效者称休克肺,厘成人呼吸宭迫综合征(MDS)。
12.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或MSOF):多指严重休克时,有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同时或序贯性地发生衰竭称为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13.急性肾功能衰竭(AR7):指肾脏本身或肾外因素使肾实质破坏,造成肾功能急性障碍而产生的以少尿、无尿、尿羞症和水、电、酸喊平衡失调力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14.麻酔: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是病人完全或部分是感觉,达到手术是无痛的目的。
11.全脊髓麻酔:指硬脊膜外腔麻酔时穿刺针不慎刺破硬脊膜,误将大m药液进入蛛网膜下腔,使大部分脊
神经根阻滞而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神志丧失和全身瘫痪等严重状况D
34.复苏: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胞功能所采取的积极措施称力复苏。
35.外科热:指手术后由于组织破坏分解产物、局部渗液和血肿被吸收,机体可出现发热反应,体温约为3SC,浮动不超过CI.5-lC,2—3天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又称吸收热。
36.感染;当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人体组织对读细菌极其毒素产生一系列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映。
37.软组织感染:是指发生于皮下、皮下组织、淋巴管和淋巴结、肌间隙极其周围的疏松结弟组织间隙等处软组织的外科感染。
38.疖:和由金黄色葡萄求菌和表皮葡萄求菌等致病菌引起的皮肤单个毛棄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39.痈;是由金黄色葡萄求菌引起的多个相邻毛棄和所届皮脂腺、汗腺极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疥融合而成。
40.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经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41.丹羞:是由P-滔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皮肤极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病变。
42.脓肿:是在身体个部位发生急性感染后,病灶局部的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脓液积聚,其周围有一完整的脓腔壁将脓液包绕。
43.全身化脓性感染:是指致病菌菌经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的严重全身性反映,主要包括畋血症和脓血症。
44.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并引起严重全身性症状D
45.脓血症:是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隙的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
46.菌血症:是少重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内,迅速被人体防御系统所凊除,不引起或引起短暂而轻微的
全身反映。
25.羞血症:是由于致病菌、严重损伤或感染后组织破坏分解所产生的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所引起剧烈的全身反映。
2S.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人体组织,大簠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民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急性特意性感染。?
48.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急性特意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肌肉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特别是伤口较深而污染严重处理不及时。
49.挤压伤综合征:肢体或躯干肌肉丰冨部位,遭受重物较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广泛缺血、坏死,引起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称挤压伤综合征。
50.创面脓毒症:烧伤后2—3天起,创面及组织中液体被回收,将毒素及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吸收入血,引起全身症状,但血培养阴性,称创面脓毒症。
59.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危象在手术前后均可发生,术后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的病例,主要表现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高热、脉速、烦矂不安、甚至诡妄、昏迷,常伴II吐和水泻。
60.嵌顿疝和絞窄疝:瞎内压突然增高时,迫使瞋内脏器或组织强行通过狭小的疝环而进入疝棄,疝环弹性回缩后将疝内容物嵌住而不能回缩,称为嵌顿疝。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甚至坏死者,称絞笮疝。
37.腹膜剌激征:指腹膜受到炎症、化学物质等剌激,腹部触珍有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三者合称腹膜刺激征,为急性瞋膜炎的重要体征。
3S.原发性腹膜炎:指瞋腔内找不到明确的原发病灶,致病菌经血行播散到瞋腔引起的瞋膜炎=
39.毕氏II式:胃大部切除术即胃切除后,捋十二指肠残端缝闭,残罟胃与近端空肠吻合的手术。
70.倾倒综合征:指毕氏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食后目卩感上腹饱胀、心悸、出汗、头晕、恶心、腹痛、瞋泻等症侯者称倾倒综合征。
71.应激性溃疡:指机体因受严重创伤、颅脑损伤、大手术、脓羞畋血症及严重休克等愔况,而发生的胃十二指肠急性溃疡。
72.麦氏点:指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是阑尾炎的常见■压痛点。
73.泯合痔:由直肠上、下静脉丛互相沟通扩大曲张而形成的痔称为泯合痔。它具有内、外痔的特征。
74.墨菲征:是检查胆窯炎症的一种方法,目卩病人平卧,检查者左手拇指置于右季肋下胆窯区,余指放于肋骨,瞩病人深吸气使肝下移,当有炎症的胆棄触到拇指可因疼痛而突然屏气为阳性,说明胆棄有炎症存在。
75.夏柯三联征:指瞋痛、寒战高热和黄疽三者同时存在称夏柯三联征,是胆总管结石的典型症状。
76.雷诺五联征:指右上瞋痛、寒战高热、黄疽、休克(血压下降)、楕神症状(昏迷)同时存在称雷诺五联征,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特征。
77.急性重症胆管炎:肝内或肝外胆管急性梗阻伴急性化脓性感染,临床表现特殊、除腹痛、寒战高热、黄疽外,短期内出现血压下降和神志改变甚至休克,称为急性重症胆管炎(简称ACST亦称AOSC)。
78.逆行性健忘:指脑蔟荡病人凊醒后对受伤当时的愔况不能回忆,又称近軎遗忘症。
89.中间清醒期:颅脑损伤后先有短暂的原发性昏迷,在血肿未形成前意识就已恢复,后由于血肿形成与增大,使颅内压增高而再度昏迷,这原发性昏迷和继发性昏迷之间的清醒期称中间清醒期,是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意识变化。
90.柯兴三主征:指颅内压增高时,机体通过植物神经反射作用增加心摁出量以改善颅内血供,出现动脉压升高、心律减愷、呼吸深而愷者称柯兴三主征。
91.脑疝:指某些脑组织因颅内压增高被挤进甚至嵌顿于胞膜裂隙或枕骨大孔,致脑干、颅神经、血管受压
而危及生命的一种紧急状态,又称脑危象。
小脑幕裂孔疝:指顯叶沟回因颅内压增高被挤入小脑幕裂孔,称小脑幕裂孔疝。
枕骨大孔疝:颅内压增高时,邻近枕骨大孔的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称为枕骨大孔疝。
酒窝征:乳庑瘟肿侵犯周围组织,若累及连接腺体与皮肤的库柏韧带,使之收缩,则发生该处皮肤凹陷,称为酒窝征。
反常呼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胸壁失去肋骨的支持,使局部软化浮动,当吸气时,未受伤的胸壁向外扩张,软化区的胸壁反而内陷,呼气时则相反,这种呼吸运动称为反常呼吸运动。
纵隔摆动:开放性气胸时,由于伤侧胸膜腔开放,胸腔压力与大气压相等,而健侧胸膜腔仍保持负压状态。当吸气时,纵隔向健侧移位,呼气时,纵隔向伤侧返回接近原位,如此纵隔随呼吸来回移动现象称纵隔摆动□
开放性气胸:胸壁有开放性伤口,呼吸时空气经伤口自由进出胸膜腔,称洵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多见于肺或支气管破裂后,其裂□与胸膜腔相通,且呈活辦状。每当吸气时,空气经活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辨关闭,空气不能排出致使胸膜腔压力超过大气压呈高压状态,称为张力性气胸。
5S.尿失禁:膀胱内尿液不能控制而随时流出称尿失禁。
尿潴圉:尿液存圉在膀胱内不能排出,称尿獮圉。
啡尿困难:膀胱以下尿路的任何部位发生机械性梗阻,表现尿流变细、排尿时间延长、尿流呈点滴状等排尿困难。
膀胱剌激征:膀胱、后屁道和前列腺炎症时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者,合称膀脫剌激征。
11.间歇性跛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小腿供血不足,长距离步行每行走一段就出现小腿疼痛、肌肉抽搐,迫使病人坐下休息,症状逐消,如再行走,症状再发,称间歇性跛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