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灸疗法与配穴
●外科及皮肤科疾病
蜂窝织炎(痈疽)
蜂窝织炎属于中医文献“痈”和“发”的范畴,依据发生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发生在头顶部的叫顶门痈,发于腹壁的称腹壁痈,发于臀部的称臀痈,发于腿的称小腿痈等。本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所致的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弥漫性蜂窝(疏松)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它是由于痈疽毒邪聚于肌腠,突然间向四周发散而成。
初期,患处皮肤突然肿胀并发亮,局部迅速结块,皮肤鲜亮,边界不清。中央部颜色较周围深,灼热疼痛,日后逐渐扩大,变成红肿高突,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口渴便秘等症状。成脓期:一般在发病7天左右,体虚者一般也不超过2周。此阶段局部红肿高突,疼痛加剧,按之中软,应指有波动感。溃后:脓出黄白稠厚,微臭,脓流通畅,局部肿消痛减,全身症状随之消失,一般约经过10天左右收口愈合;若体质差,则脓液稀薄,或引流不畅,均会延长愈合时间。
肩井、风门、委中,疮头隔蒜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