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化名)是外地来常的新市民,由于年轻时候贪凉,有点风湿在身。以前,她曾听老人说鱼胆能够祛风湿,于是心血来潮,决定一试!
她先去菜场买回来一条18斤重的大青鱼!在厨房杀鱼的时候,她取出的鱼胆,想起偏方,拿着吸管,戳破鱼胆,吸了一两口。当天夜里,整个人都不对了,又是呕吐又是腹泻,还要忍受一阵阵腹痛,次日凌晨1点,丈夫瞧她病的不轻,将其送到常州市三院急诊科。
谷丙飙到八千多谷草破万
中毒太深“透析”才捡回条命
医生一检查惊呆了!患者的谷丙值高达八千多,谷草值一万一千二百多,症状属于典型的鱼胆中毒,且因为她食用的鱼胆量较大,中毒程度较深,已经对肝脏、肾脏、心脏等造成严重损害,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有生命危险。
但是迄今为止,鱼胆中毒在医学上并没有特殊的解毒疗法,危急中,常州市三院联系上海专家,并组织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最终决定给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透析。
经过八个小时的血液净化治疗,李女士谷丙降到了三千多,谷草降到了一千多,表明治疗是有效的,经过滤化能把毒性可以排出来。于是,医院继续采取这种办法,给李女士救治。经过十多天的持续治疗,目前,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
鱼胆为什么有毒?
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大家都知道,处理鱼的时候,千万不要把鱼胆弄破,否则鱼肉的味道会发苦。事实上,鱼胆汁中有一种具有极强毒性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即胆汁毒素。鲜鱼胆汁中还含有胆酸、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鲤醇硫酸钠可以导致肝脏、肾脏、心脏的严重损害,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死亡。引起中毒的鱼胆除草鱼胆外,青鱼、白鲢、鲈鱼、鲤鱼的鱼胆也可导致中毒。
鱼胆中毒严重程度与服用量有关。有些人食用后30~90分钟就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的可到8小时后发病。严重中毒者可伴有呕吐咖啡色液体和排出酱油色稀水样便,6~12小时后出现巩膜黄染、肝区胀痛等;继而腰部酸胀疼痛、少尿或无尿,伴胸闷、心慌、气促,严重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鱼胆中毒目前无特效解毒剂,要及时送医,近年来常采用早期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可明显改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