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喧嚣的夜晚,漆黑的道路两侧的远处有着微弱的灯光,远眺望去远处仿佛有建筑的黑影。不知道为何建筑物周围被白色的布料围了起来。布料内的像是火光,忽明忽暗,更像是萤火在白纸上边闪烁,随着风波浪一般飘荡在星空之下的城市建筑周围。
昏暗月光下,走着20世纪欧洲城镇的街道上,并没有那么容易,路面不算平整,除了夜空中的月光和远方的灯火,坑坑洼洼的路面似乎在阻挠着人们的前进步伐,好像在告诉踩在它上面的人——这个时间了,你们不应该在这里。
“今天也要这样做吗?”一个女性的声音说道。
“是的,必须要进去,并且一定要做好保护!”男人用粗犷而又低沉的声音回应道。
对于两人而言,在这个时间的大街上步行,绝对不是一种浪漫,而且即便是想在这个时间浪漫,也并不应该在大街上,而是应该在温暖舒适的爱巢。
两人对望一眼,向远处的建筑物下方的白布走去,而那里的白布,是一顶顶简易的帐篷……
昏暗而又潮湿的实验室中,一具看上去还算完整的尸体被安放在解剖台。解剖台旁边的培养皿中不知道放置着的是尸体的哪部分组织。温度并不太低的夜晚让实验室里散发着阵阵诡异的味道,而在这种环境下,伴随着仪器敲动的声音还有人类急促的呼吸声,一个身影倚在墙角,不断地喘着气。
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不均匀而又急促的呼吸声似乎告诉这个世界的人们——他累了。
实验室的大门响起了厚重的撞击声,这个带着卷胡子的男人似乎知道了是谁,于是缓慢的走过去,打开了大门。
“菲弗(RichardFriedrichJohannesPfeiffer,-3-27至-9-15)博士!菲弗博士!快来看啊,这次我们带回来的是谁!”男人兴高采烈的喊道,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在外边发现了一袋金子。
“别说了,小心我踢爆你的屁股!快去工作!”女性责怪的声音响了起来。
菲弗博士掀开了桌子上那件物体的白布,一具女性的尸体呈现在菲弗博士的眼前。月光透过窗户照射在了这具尸体的面部,并没有让人感到栩栩如生,反而身上的尸斑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菲弗博士不禁摇了摇头说了一句震惊世界的话……
“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鉴于流感嗜血杆菌本身的历史就很短,加上b型流感嗜血杆菌可以描述的记录并不多,因此要想让大家了解这个疫苗的背景,还是应该先从它的历史说起,结果发现如果再编下去可能今天写不完了,因此到此为止,进入正题。
一提到流感嗜血杆菌,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和流感有关。事实上很多专业人士甚至都不知道,其实流感嗜血杆菌除了本身的名称之外,还真的和流感病毒有那么一些关系,到底是什么会在后文提到,因为太过专业的内容前文不需要赘述。而关于这个细菌的命名,其实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也可以理解。
历史上有很多次流感大流行,很多人仅仅知道年至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当时这场惨绝人寰的瘟疫造成了全球约至万人死亡(也有统计最高达到了万人),而在年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前的《凡尔赛条约》正式签订前,由于一战造成的死亡人数也“仅有”余万人,可想而知这场流感大流行有多么的可怕。
而事实上,文章开头杜撰的故事,其历史背景是在公园年。这一年,沙俄的中亚城市巴哈拉开始爆发了流感。而当时由于交通已经相对便利,流感病毒通过铁路和公路传到了莫斯科及圣彼得堡,之后甚至连邻国都惨遭覆盖。那个时候,由于中国刚好发生过洪水,因此有人认为这次传染病爆发的源头是是由于中国造成约万人死亡的特大洪水之后导致的瘟疫,因此当时俄国将这次传染病爆发称之为“中国伤风”。之后,有人声称“中国伤风”在经历了长期生活在污秽环境下的俄国农民身体之后,转变成了这次流感。
这一场流感被称之为“俄国流感”(H2N2亚型),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以及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阿尔伯特·维克托王子(英国王位直系继承人)都死于这次流感疫情。
而在这个时候,前文提到的菲弗博士从死亡病人的鼻腔中提取出了一种细菌,这种细菌被他称之为“Pferffer杆菌”,并将其认定为流感的病原体。这个错误知道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才被打破,从而区分了流感病毒和流感嗜血杆菌,而流感嗜血杆菌其实在年就被RobertKoch(—)鉴定为病原体了,但没想到,这个名字带跑偏了后世的一堆人。
再之后的年,生物学家MargaretJanePittman(至)把流感嗜血杆菌区分成了荚膜型和无荚膜型,而荚膜型菌株产生多糖荚膜,是这个月台的毒力因子,并且还能够被区分为6种抗原血清型(a~f),其中最危险的一种就是b型。
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typeB,Hib)占据了95%的由流感嗜血杆菌导致的严重疾病。而在不久之后的年,Fothergill和Wright两位科学家(实在查不着也懒得查这两位大哥什么背景了,事实证明人不高调枉此生)确定了关于血液对Hib的杀菌活性问题,同时指出大部分Hib相关疾病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事实上,由于母传抗体的降低以及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4月龄开始就进入了Hib感染的高危期。
在之后,经历了无数的研究和实验,发现Hib有两大特征比较值得其他致病菌学习,由于内容过多而且冗杂,因此我简单做一下小结,也让非专业人士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病菌的个性:
1.自由:有句俗话说得好——管得住你的人,管不住你的心。Hib就是这样一种病原体,尽管在你的体内被免疫系统围剿,四面楚歌的环境下靠着自己的多糖荚膜逃避粘膜免疫反应。不仅如此,有一种叫做多聚核糖基核糖醇磷酸盐(简称PRP)组成了Hib的荚膜,还能让Hib躲避补体介导的杀菌作用以及脾的清除作用。总之,你管不着它的自由。
2.平等:除了眼前的苟且,Hib还很喜欢诗和远方。如果说流感病毒是一位青春期按耐不住悸动随时都要爆发的小伙子,那么Hib就是厚积薄发的成熟男士。它藏得很深,感染后可能半年都不出现临床症状,同时能够公平的面对实验室检测的各种方法(PCR、CSF、CIE、LPA等),让它们都无法检测出确切的结果,要么敏感性低(漏诊多)、要么特异性低(误诊多)。
3.博爱:一个成熟的男人在欣赏一个女人时,可能会非常欣赏对方的某一个部位,最多不超过两个,而Hib的喜好可不会局限于一两个部位。从呼吸道到心脏、从软组织到骨髓,Hib可以引发的疾病包括(但不仅限于)中耳炎、鼻窦炎、肺炎、脑膜炎、会厌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面部/眼眶蜂窝织炎等等。
疾病方面,有几种疾病真的需要好好谈谈,因为很多家长知道这些疾病,同时又听说过似乎是“同类”的疫苗,结果导致很少有人知道Hib对于这方面疾病的危险性。
肺炎:及时接种肺炎疫苗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因此也使得Hib导致的肺炎变得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