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春天的常见疾病大集锦以及如何预防

怎样预防春天各种常见疾病呢?我们为大家编辑了这篇预防疾病小知识。

春天常见疾病一:水痘

水痘是冬春季节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传染性较强。

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烧一天,然后有皮疹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初起时皮肤变成米粒至豆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结痂后,特别痒,而且还不能挠,患者就会出现心情烦躁的症状。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发病时眼结膜、口腔与咽部粘膜、阴道粘膜皆可发生损害。水疱容易破裂形成很浅的溃疡。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疾病医疗的专家指出,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疗,常可自然痊愈。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要给病儿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预防受凉感冒,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不要因为孩子患病就紧闭门窗,春季开窗通风很有必要。要给孩子剪短指甲,避免小儿抓伤皮疹而引起感染。如果患儿浑身瘙痒严重,可搽一些止痒水,也可服用抗过敏的药物;已有感染可局部涂一些消炎软膏,必要时可服用黄连素、磺胺类药物,切忌使用激素类类的软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健康生活号建议:对于已经发生弥漫性脓疮、蜂窝组织炎或淋巴腺炎的患儿,医院治疗。

为预防水痘传染,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春天常见疾病二:“痄腮”

“痄腮”就是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接触、飞沫等途径传染。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耳垂下方肿大,伴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张口困难、发烧、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2-3周,常常一侧先肿大后另一侧也出现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这段时间应对病人进行隔离,待消肿一周后就不会传染了。

腮腺炎病毒可分很多类型,如果被一种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得了肿“痄腮”,经过治疗后就产生了该病毒的抗体,但如果又被另一种类型的腮腺炎病毒感染了,一样还会出现肿“痄腮”的现象。养生小妙招告诉大家,肿“痄腮”并不是得了一次后就不会再得的终生免疫性疾病。因腮腺炎引起的合并症也有很多,如合并腮腺炎脑炎、睾丸症等,所以得了腮腺炎要及时治疗。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抵抗能力差的孩子和成年人均容易被感染,冬春交替之时一定要警惕腮腺炎的发生,在腮腺炎的护理上,要尽量减少与健康人的接触,一旦有异常现象出现,立即找医生处理。

春天常见疾病三:面瘫

冬春交替之时,气候忽冷忽热,一些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出现口歪眼斜的症状,这就是医学上说的“面瘫”。

不少患者根本没有感觉,只是在早上洗脸照镜子时突然发现自己面部不正常,主要表现出一侧面部肌肉完全瘫痪,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这种面神经麻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是一种轻型的中风。

突然发生面瘫以后,患者不能皱额,不能闭眼,饮水或漱口时水会从口角流出;不能吹气、鼓腮,发唇齿音时吐字不清;多数病人在瘫侧的耳垂后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压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患者还会出现心情烦躁不安的症状。患了面瘫后,医院就医,找出排除由其他病因所致的面瘫,以免误诊。一般由冷风所致的面瘫只要及时正确治疗,注意休息,大多数患者可在3-6个月内完全治愈,不会有后遗症。病人要采取积极的保健措施配合治疗,如面部防寒保暖,外出戴围巾、口罩,避免风直吹面部,少吃或不吃寒冷食物。

预防面瘫,首先要注意保暖,应避开风寒对面部的直接袭击,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过劳、酒后及患有高血压病、关节炎、神经痛等慢性疾病者,尽可能不要迎风走。这些导致面瘫的病因预防好了,就会减少发病几率。另外,身体虚弱者要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锻炼项目,如散步、跑步、体操、打太极拳、爬山、跳舞等。最后,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季节转换的时候,可以多吃些韭菜、芹菜、春笋、芥菜等,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

春天常见疾病四:肺炎

冬春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以流感和肺炎最为常见。肺炎起病急骤,半数有寒战,继而高热,伴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伴咳嗽、咳痰,痰液呈铁锈色,患侧胸部可有不同程度的刺痛。有的人还会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紫和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症状。

在春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上,要加强耐寒锻炼,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避免醉酒、受寒、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老年体弱和患有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肝病及脾切除等免疫功能减退者,可注射多价肺炎球菌疫苗。

春天常见疾病五:旧病回头

春季大风降温天气不断。四季之中,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时候就是春季。疾病复发最为常见的有:

a、冠心病。每年2-4月是心肌梗死的一个发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常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

b、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或加重。研究表明,春天是风湿性心脏病发作的高发季节。

c、关节炎。关节炎病人对气象的变化甚为敏感,尤其是早春,气温时高时低,时风时雨,关节炎患者症状明显加重。因此,患者应重视关节及脚部保暖。如果受寒,应及时用热水泡脚,以增加关节血液循环。

d、肾炎。此时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对肾炎患者来说,感冒不仅引起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极易导致肾炎复发。

e、哮喘病。病人对气象要素的变化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极易引起复发或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f、皮炎。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因该症多发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故也叫“桃花癣”。因此,应尽量少晒太阳,不用劣质化妆品,多吃新鲜的蔬菜,对易导致过敏的虾蟹等应禁食。

春天常见疾病六:肛肠疾病

冬春交替也是肛肠疾病的多发时节,这是因为寒冷季节人的毛孔处于闭合状态,人体之阳气闭存于体内,加之人们习惯冬季进补,饮食又以烧烤、涮品为多,致使肠胃内热蓄积。至天气转暖阳气外发时,积热涌动下注肛肠,易发生大便秘结。这就是导致便秘的原因。若排便久蹲强努,导致痔疮出血,红肿突出,疼痛难忍。若干硬粪便划伤肛肠易出现肛裂,进一步感染形成肛窦发炎、肛周脓肿,甚至造成肛瘘,使患者痛苦不堪。

因此,此时应避免便秘的发生,特别是已有肛肠疾患的人更应注意。每日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少食辛辣及热性食品,必要时服用一些润肠通便药。一旦发生肛肠疾病应及时治疗。有些患者尤其是女性,思想保守,认为肛肠疾病难以启齿,往往私下乱用药或听信所谓偏方,结果引来大麻烦,造成病情迁延甚至加重,如便血日久导致贫血;痔肿嵌顿坏死,造成大出血;肛瘘失治由简单转化成复杂等。因此,对于肛肠疾病应早期及时彻底治疗,不宜拖延耽搁。

不要私存,放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行善积德!您动下手指“分享”到“朋友圈”,传播的是健康,积累的是福报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yganv.com/zyyiy/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