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来到第二日,精彩依旧。今日的日程安排分为神经内镜专场、鼻颅底外科论坛及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环节。大咖云集,内容丰富,干货满满。
复旦大医院的王德辉教授首先进行大会发言,题目为《内镜下颈内动脉的解剖及损伤处理策略》。阐明颈内动脉损伤为鼻内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以预防为主。同时分享了处理相关病例的宝贵临床经验,认为一旦发生损伤其主要止血措施为局部安全有效填塞,后续措施包括搭桥、颈内动脉的切除等,为耳鼻喉科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临床指导。
医院的张秋航教授作了《Resectionoftheintracavernoussinustumorsviaendoscopicendonasalapproach》的讲座。首先阐述了海绵窦区的解剖,认为常见的病变包括垂体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结合临床病例分享了海绵窦区手术的入路选择,手术技巧,术中颈内动脉的保护与损伤的处理,同时认为不同病理类型间肿瘤具有不同处理原则。
医院张晓彪教授作了《内镜经鼻垂体瘤切除术》的讲座,首先介绍了垂体瘤手术的变革,认为内镜经鼻入路极大地丰富了垂体腺瘤手术技巧。通过分享多例病例的手术经验认为熟练的解剖和影响技术、可靠的重建技术和动脉控制处理技术为手术提供了重要保障。
首都医科医院的张亚卓教授作了《SurgicalTreatmentofSkullBaseChordomas》的讲座。通过介绍脊索瘤的流行病学、病理类型、疾病认识过程等提倡根据病变范围突出疾病的个体化治疗,认为内镜手术具有更好的优势,并通过余例病例报道为我们分享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经验。
医院洪涛教授作了《Knopse4级垂体瘤的分类和手术技术》的讲座。提出需要个体化理解颈内动脉的走形,理解肿瘤的生长通道的差异。认为Knosp4级垂体瘤可实现全切除,并根据肿瘤的具体分型选择相应的入路。通过总结Knosp4级患者的切除经验提出了颈内动脉的评估、显露和保护评分。术中结合神经导航、超声多普勒、电生理监测、阻断夹等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医院马驰原教授作了《微侵袭理念指导下的内镜颅底外科实践》的讲座。认为内镜神经外科自身越来越微侵袭,总结提出“内镜经鼻一又二分之一鼻孔入路”、“内镜下双侧鼻中隔粘膜间入路”的手术方式。采用鞍底粘膜骨瓣、鞍底硬膜缝合、鞍底硬膜修补术等方式重建颅底,并鼓励临床医生加强模拟训练,提高手术准确性。
医院王镛斐教授作了《扩大经鼻入路切除垂体瘤》的讲座。认为对于侵袭性垂体瘤行内镜下经鼻颅底切除肿瘤较显微镜下优势明显,并可采用经鼻鞍结节蝶骨平板肿瘤切除术。通过二人四手操作可术中探讨手术进程,进一步完成高难度操作。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的王緯歆教授作了《ForamenLacerumAnatomyandItsApplicationinEndonasalSkullBaseSurgery》的讲座。首先介绍了破裂孔区及其临近区域的解剖关系,认为可提高手术操作空间,实现肿瘤的安全切除。通过病例分享展示了减少破裂孔段颈内动脉损伤的手术技巧,为临床医生提供手术指导。
医院的石照辉教授作了《SurgicalAnatomyandManagementoftheInternalCarotidArteryinExpandedEndoscopicEndonasalApproachestotheLateralSkullBase》的讲座。通过对各周围重要解剖标志的定位,可帮助辨别颈内动脉,规避术中风险。尤其强调咽鼓管在颈内动脉解剖中的作用,可使手术更安全有效。
医院朱冬冬教授作了《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治疗》的讲座。首先介绍了本病的临床起源、疾病特点等,结合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最新临床分级,根据肿瘤的不同侵犯范围可采用内镜下不同入路实现肿瘤的切除。通过分享不同范围肿瘤的切除经验,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临床思路启发和手术指导。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刘锋教授作了《内镜技术在斜坡脊索瘤的应用》的讲座。首先介绍了脊索瘤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认为本病的治疗首选手术,放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根据肿瘤侵袭的不同范围,采用内镜下切除可得到更好的肿瘤切除率。分享了斜坡脊索瘤手术切除的宝贵经验。
医院蒋卫红教授作了《经鼻内镜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的手术分级》的讲座。结合病例叙述了不同分段的颈内动脉的暴露、保护策略,分享了临床手术的成功经验,给临床医生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启示。蒋教授认为颈内动脉手术应建立分级手术原则,并对分级手术建立标准,能大大促进颅底外科学的发展。
医院谭国林教授作了《简易脑脊液鼻漏修补方法及结局》的讲座。结合脑脊液鼻漏的分类及诊断,为耳鼻喉科的临床医生提供了实用且有效的方法,让大家都能了解脑脊液鼻漏的操作并用于实践帮助处理临床病例。
美敦力卫星会上,复旦大医院的孙希才副主任医师结合病例详细介绍了新型导航系统在鼻部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认为其在内镜手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有效提高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并有助于进行更大范围的手术操作,安全有效。
最后,期待已久、万众瞩目的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通过网络进行了全程直播,汇聚了来自全国11医院的青年才俊,手术视频涉及鼻窦开放手术、复杂额窦手术、鼻泪管肿瘤切除、鼻腔鼻窦肿瘤切除、脑脊液漏修补术等,比赛过程精彩纷呈,全方位展示青年医生的扎实的手术基础和专业技能。并且视频大赛通过网络投票+现场打分的方式,评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及若干优胜奖。
医院的张迎宏医生的参赛视频为《经鼻内镜改良Draf2b额窦开放手术治疗额窦黏液囊肿伴眶周蜂窝织炎1例》,实现患侧额窦的通常引流。
来医院的肖文杰医生带来的参赛视频为《蝶窦外侧隐窝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现问题并最终成功修复脑脊液鼻漏的缺损。
来自深圳医院的王再兴医生的参赛视频为《内镜经鼻入路上颌窦恶性肿瘤切除术》,并结合自身经验实现了肿瘤的分块切除。
来自浙江大医院的段洪刚医生的参赛视频为《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切除巨大颞下窝神经鞘瘤》,探讨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有效径路选择。
来医院医院的孙焕吉医生的参赛视频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T4气房-鼻丘上额气房-筛泡上额气房)病例分享》,实现额窦气房的有效开放。
医院的翟翔医生的参赛视频是《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达到了良好的手术切除效果。
医院的蔡亮医生带来了《右功能性颈清扫+内镜辅助下经右颈侧茎突隔膜入路咽旁后间隙神经纤维瘤切除》的参赛视频,采用恰当的手术径路选择实现了肿瘤切除的目的。
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田昊医生的参赛视频为《鼻泪管内翻性乳头状瘤一例》,分享了自己的手术经验。
来自浙江省余姚市医院的马迪将医生的参赛视频是《鼻内镜下全组鼻窦开放术》,完成了基础且标准的鼻窦开放术。
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的王小路医生的参赛视频是《颅底感染坏死的内镜手术治疗》,实现了该领域手术从无到有的积极探索,展现了医者仁心的精神。
最后复旦大医院的赵可庆医生的参赛视频为《以泪囊为标志内镜下切除眼眶、颅底肿瘤》,探索了肿瘤切除的有效实现路径。
大会的最后,张维天教授、叶菁教授和于华鹏副主任医师给视频大赛的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的王小路以网络投票和现场评委评分双料第一的成绩获得一等奖。
一等奖:??王小路??
二等奖:??马迪将段洪刚??
视频大赛一结束,3D解剖演示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本次解剖由余洪猛教授、孙希才副主任医师、赵可庆医师和张焕康医师共同完成,为时长达6个多小时,解剖区域包括翼腭窝、颞下窝、眼旁间隙、海绵窦、岩尖区,一直到鼓室区域,全程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受到了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