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
是很多口腔科患者的口头禅,
近日,
一则不幸的新闻在各大朋友圈转发,
一位29岁的医生由于败血症不幸去世,
而诱发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牙疼,
从发病到去世仅一周。
牙痛引发的败血症,
使一名年轻的优秀医生不幸离去,
再一次给出警示,
口腔问题千万不能轻视!
哪些牙疼需要警惕?
“临床上,牙痛(这里主要指牙源性牙痛)主要多见于四种情况——
1、急慢性牙髓炎引起的疼痛(常对冷热刺激敏感)
牙髓,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牙神经,一旦痛起来是非常剧烈的。由于引起这种疼痛的炎症局限在牙齿硬组织内部,该位置血供较少,所以,虽然会疼得很厉害,但真正会致命的极少。
2、根尖周炎引起的疼痛(牙齿有浮起感)
炎症发生在根尖的周围组织,其中,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又叫急性牙槽脓肿,这是一种要引起警惕的疼痛,若不及时处理,炎症会扩散至邻近的组织,引起颌骨骨髓炎、颌面部的蜂窝织炎;细菌还会随着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扩散到全身,引起全身性的反应,与牙痛有关的毒血症、败血症也多见于这类患者。
3、牙周炎引起的疼痛(主要是咬合无力感,或急性脓肿引起肿痛)
这是一个相对与外部相通的位置,血供也较为丰富,一旦有细菌“入侵",很容易引起局部的肿胀、化脓,也会引起远处重要器官的急慢性炎症。幸运的是,只要处理及时、规范,大部分患者的愈后较好。
4、冠周炎引起的疼痛
多见于尽根牙(俗称“智齿"),临床上,因智齿冠周炎诱发败血症的患者也并不少见,有全身基础疾病的人尤其要警惕。
牙疼为什么会引发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严重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
在我们的口腔周围、肌肉和肌肉之间,有结构比较疏松的区域,临床称之为“口腔颌面部间隙",这样的间隙有数十个。牙齿发炎后,若不及时控制,大量繁殖的细菌找不到“出口",就只好往牙槽骨侵蚀,到达间隙,引起间隙感染形成脓腔。
此外,由于人体口腔颌面部的各个间隙是相通的,又处于面部,血供非常丰富,这等于给了细菌四处扩散的“通道"。当脓腔向上扩散,可以导致颅内感染;向下扩散,可以肿胀到压迫气管引起窒息;往血管扩散,则可以引起败血症,导致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怎样预防牙源性疾病?
医院口腔科医师提醒:
做好口腔卫生很重要,
每半年做个口腔检查更重要,
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口腔问题。
除了定期检查,我们一般还建议患者自查:只要牙齿出现颜色(发白、发黑等)、质地(变软)、形态(缺了、裂了、有洞等)的改变,吃冷的、酸的牙齿受不了、咬硬物没力气、牙齿浮起、牙龈出血等要及时就诊,这都是牙齿受损的早期信号。”
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