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出自清代名著《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此方药虽仅有五种,但功专力宏,是历代中医治疗火毒结聚而引起痈疮疖肿的首选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的功效。五味消毒饮的药物用量及煎服方法为:金银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克,水煎后,加酒适量和服,药渣捣烂可敷患处。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味消毒饮主要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本方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多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临床痰液培养结果表明,患者服用本方后,痰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由阳性转为阴性,方中单味中草药尚有消炎、解毒、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五味消毒饮通过随证加减,可广泛用于内、妇、外、五官科等多种炎症感染性疾病。
一、疔疮疖肿
用五味消毒饮随证加减,日服1剂,水煎2次,分3次服。如有人治疗疔疮疖肿例,治愈(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疮口愈合良好者)97例,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症状缓解,疮口愈合欠佳者)4例,无效2例,痊愈率达94.2%。还有介绍用本方治疗多发性疖肿45例,其中33例分别使用过抗菌素或磺胺等均末控制发作,而用本方加连翘、丹参、黄芪、甘草,日服一剂,全身和局部症状减退,制止了新疖肿出现,45例全部治愈,平均服药12.9剂,平均治愈时间15.1天。
二、蜂窝组织炎
有人用五味消毒饮随证加减,日服1剂,共治蜂窝组织炎44例,结果服药6~18剂,痊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4例。
三、化脓性皮肤病
用五味消毒饮随证加味,日服1剂,少数病人合用氯柳酊外用,共治疗慢性化脓性皮肤病例,获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达90%。
四、急性肾盂肾炎
用五味消毒饮随证加味,日服1剂,水煎分2次服,重症日服2剂,七天为一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有报道治疗急性肾盂肾炎58例,结果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改善,尿培养阴性)41例,好转(症状、体征改善,尿常规好转)12例,无效5例,痊愈率达70.7%,总有效率达91.4%。
五、上呼吸道感染
有人用五味消毒饮随证加味治疗上呼吸道感染45例,其中体温39.5℃以下者,日服1剂,体温39.5℃以上者,日服2剂,水煎后分服,结果痊愈(热退、症状消失,理化指标恢复正常者)36例,显效(大热已退,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理化指标接近正常者)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显效率达91.1%,平均退热时间为1.37天。
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用五味消毒饮随证加减,日服2剂,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38例,结果全部治愈,疗程最短者为2天,最长者为5天,平均治疗时间为3.8天。
七、严重外耳道疖肿
用五味消毒饮水煎2次,分3次于饭后加白酒一至二匙口服,每日一剂,药渣再煎,药液乘温热不烫时用毛巾外敷患耳,每次30分钟,一日三次,共治疗外耳道疖肿30例(其中9例曾肌注青霉素和链霉素,病情无好转,10例曾服磺胺、四环素、三黄片等均无好转),结果全部病例用药3~7剂后均获痊愈。
八、慢性盆腔炎
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水煎液37℃保留灌肠,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效果显著。
此外,五味消毒饮加减还可治疗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大叶性肺炎、急性阑尾炎、面部痤疮、急性肠炎、菌痢、急性乳腺炎、脓毒败血病、骨和关节感染等疾病,也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延伸阅读
三黄二香散巧治外科病
作者/张银增
三黄二香散一方源自清·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一书,是用来治疗温毒外肿、皮肤溃烂的外用散剂。方由大黄30克,黄柏30克,黄莲30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组成。方中“三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制乳香、没药活血消肿,止痛生肌。数年来,笔者用此方时常加用有清热止痛、防腐生肌作用的冰片3克于上药,共研细面外用,疗效优于原方。临床治疗以下几种外科常见病,可谓屡用屡验。
带状疱疹:三黄二香散适量,用适量香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随干随涂。若疱疹为水疱,常规消毒后,刺破水疱,剪去疱壁,用消毒干棉球沾净渗液后外涂。一般1~2天疼痛消失,4~6天可结痂痊愈。
水火烫伤:未起水疱前可取三黄二香散适量,用凉茶水调成稀糊状涂患处,随干随涂,日不拘次数,可很快止痛。若已起水疱,可将水疱刺破,剪去疱壁,用香油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厚度以不露出烫伤面为度。每日2~3次。一般6~8天可结痂痊愈。
黄水疮(湿疹):用三黄二香散适量,香油适量调成稀糊状,涂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一般2~4天可愈。
腮腺炎:取三黄二香散适量,用鸡蛋清适量调成稀糊状涂患处。每日1次,连用3~4天可愈。
各种未成脓的痈、疽、疔、疖:取三黄二香散适量,用好米醋调成稀糊状涂患处,随干随涂,以愈为度。(《家庭医生报》年第33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