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切口②切口剖面观③翻起粘膜骨膜瓣
粘液肿肿位于粘膜下,约黄豆大小,呈半透明的无痛小疱破裂后可流出粘液,肿胀消退,但不久又可复发多次复发后,囊肿表面常因疤痕而呈灰白色
外科手术治疗因袋形缝合术术后复发率高,现已废弃不用目前采用的手术方法为切除舌下腺和邻近腺体的囊壁,清除囊肿,可达根治目的
治疗
图3-29 根端囊肿
粘液囊肿通常是由于粘液腺管阻塞、粘液潴留所致,可发生于唇、颊、舌粘膜,而以下唇 较多见
治疗
图3-31 下唇粘液囊肿切除
通常先起于一侧口底舌下区(附图22),增大时可扩展于对侧,有时也可扩展至颏下或同侧颌下部囊肿位于口底粘膜的深面,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柔软包块触诊有颌面部波动感,无压痛增长缓慢囊肿很大时,可影响说话、吞咽甚至呼吸如并发感染可有疼痛等炎症表现
附图22 舌下囊肿(左)
常以外科手术切除法和碘酊注入疗法
根端囊肿呈球形膨胀、缓慢生长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囊肿逐渐增大,可影响颌骨和牙齿如颌骨骨质因受压而吸收、皮质层变薄,向外膨隆,触诊时有“乒乓球”样弹性感邻近牙齿可被挤压而移位或倾斜穿刺检查可抽出淡黄色水样囊液如并发感染,则出现炎症症状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片中显示圆形椭圆形边缘整齐的透射区、与牙根相连
手术方法:在局麻下,于舌下皱壁的外侧,沿导管走行的方向,前至下颌尖牙相对部位后至第一磨牙远中相对部位,作一弧形切口(图3-32),分离显露舌下腺,完整的切除舌下腺及腺体周围的囊壁术中眼眶蜂窝织炎要防止损伤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动脉和舌静脉(图3-33)缝合伤口后应放置橡皮片引流
临床表现
④凿去骨壁,暴露囊肿 ⑤摘除囊肿 ⑥缝合伤口,患牙作根管治疗并修复
图3-32 舌下囊肿的手术切口
(三)舌下囊肿(ranula)
(二)粘液囊肿(mucocee)
图3-33 舌下区冠状切面
根端囊肿是最常见的颌骨性牙源性囊肿来自慢性牙周炎的根尖肉芽肿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肉芽肿内的上皮组织增生,中央变性、液化,逐渐形成囊肿(图3-29)囊肿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外层有纤维组织腔内含有淡黄色液体
舌下囊肿是由于舌下腺导管阻塞,唾液潴留所引起
口腔颌面部囊肿(cyst)较为常见,根据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两大类其起源有牙源性(如根端囊肿、含牙囊肿)、滞留性(如粘液躯干指哪些部位囊肿、舌下囊肿)及胚胎发育性(如面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皮样囊肿等)其中以根端囊肿、粘液囊肿、舌下囊肿较多见
治疗
临床表现
(一)根端囊肿(radicular cyst)
主要采用手术摘除囊肿一般在口内作切口,翻起粘膜骨膜瓣,去除部位骨壁,暴露囊肿,将囊肿摘除(图3-30)根据病源牙情况,拔除或作牙髓治疗
临床表现
2.磺酊注入疗法注射前先抽出囊液,然后注入1%碘酊0.1~0.2ml于囊腔内即可
图3-30 根端囊肿摘除术
1.手术摘除囊肿局麻下切开粘膜,完整剥出囊肿,如曾反复发作、囊壁粘连,则可作梭形切口将囊肿连同表面粘膜一并切除(图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