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视野儿童冬春常见出疹传染病的防治

冬春季节,呼吸道病原菌活跃,疾病增多。对于小儿来说,除了要积极预防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外,还应特别重视患病率高的小儿传染性性疾病的防治,尤其是麻疹、水痘等出疹传染病。

常见的出疹传染病表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麻疹已基本得到了控制。但近年仍有发病,且临床表现又已不典型,发病年龄较小,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应引起注意。患者早期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喷嚏等卡他症状,与上吸道感染不易区别,但结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肿是本病特点。颊粘膜可见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发热3~4天出现玫瑰色斑丘疹,首先出现于耳后、发际、颈部,逐渐蔓延至额面、躯干及全身,可融合成片,疹间有正常皮肤。出疹期体温更高。出疹3~4天后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疹退后皮肤有麸糠样脱屑及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患者早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和轻微的咳嗽。发热半天至1天后皮肤即现红色斑丘疹,大小不一,自头额部开始一日内可布满全身。伴枕部、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2~3天后皮疹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皮。

幼儿急疹是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的发疹性热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其潜伏期短。突然高热伴有轻度腹泻、呕吐等症状,但一般情况良好。发热3-5日后,热退疹出,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不褪色,以躯干和颈部为多,四肢稀少。皮疹2~3天消失。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初期症状仅有低热,全身不适或轻微呼吸道炎症,同时或1-2日后即出现皮疹,一般以躯干四肢近端为多,呈向心性分布。为成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数小时后变为清亮、卵圆形疱疹,经24小时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壁薄易破,伴有痒感,3~4天结痂。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也可见疱疹。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脓疱疮、蜂窝织炎、败血症;也可并发水痘肺炎、脑炎等。

猩红热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5岁-15岁为最多。患者前期症状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高热、咽峡炎、扁桃体炎、杨梅舌。24小时后即显现皮疹,皮疹最先于颈部、腋下、腹股沟处,24小时内遍及全身,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充血发红基础上,广泛散在的针尖大小猩红色点状丘疹,压之褪色,触之似沙纸感。3~5天疹退,1周后全身脱皮。

如何预防出疹传染病

以上出疹性传染病均为呼吸道传播疾病,预防措施:

1、冬春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出入人多,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室内经常通风。

2、避免与患儿接触,可降低患病率。如家中有患儿,应做好家庭隔离和消毒。

3、预防的关键措施是做好预防接种:注射麻疹疫苗、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等。

4、对体弱或正在使用皮质激素的儿童接触水痘72小时内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以减轻症状或起到完全保护作用。

5、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6、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积极防治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病等。

儿童患出疹传染病如何治疗

除了猩红热以外,以上传染病均为病毒感染,无特殊治疗,治疗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可以根据感染病毒种类,选择适当抗病毒药物,如水痘可选用阿昔洛韦、五环鸟苷、干扰素等。一般不宜应用抗生素。对继发细菌感染者及猩红热,可给予抗生素。可以选用中药制剂。

出诊传染病的家庭护理:

儿童患以上传染病,如无并发症,无特殊治疗,一般不需住院,因此,家庭护理很重要。1、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室温应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为55-60%,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2、高热时卧床休息。体温39℃以下一般不退热,39℃以上高热可适当降温。3、给予易消化食物(如去脂酸奶),供给足够水份,保证营养。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及皮肤清洁;水痘患儿如果痒感明显,可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剂、镇静剂,避免搔抓感染留疤。5、并有佝偻病患儿,给维生素D口服。麻疹患儿口服维生素A。6、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徐素文

医院(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对儿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的治疗,尤其在小儿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儿童保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省预防医学会儿童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小儿心脏科进修学习。









































白癜风治疗方法
白癫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yganv.com/zyzz/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