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与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院康复医学科的主要临床工作。我院独立的康复治疗室总面积达余平方米,拥有先进齐全的康复评定与诊疗设备,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团队开展日常康复治疗工作。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康复医学科经过两年的运行,逐步完善并开展现代康复治疗,目前开展的治疗模块有康复评定、运动治疗、语言言语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高频治疗、文体治疗等。科室现共计拥有7个治疗部门,30余个治疗功能分区(室)。
作为福建生物工程职医院,作为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阳光学院、福建省民政学校、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的实习基地,已接收社会工作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心理学专业、中医传统治疗专业、护理专业学生2届,治疗部的临床带教工作受到教学单位和实习学生的一致好评。全科医务人员将以精湛的康复技术、先进的设施设备、优质的人文服务、科学的流程管理为广大患者提供“康复一次、受益一生”的优质康复服务,旨在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言语语言治疗部简介
言语—语言治疗学是一门研究言语与语言沟通障碍、认知沟通障碍、儿童喂食障碍及成人吞咽障碍的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医学、言语学、语言学、嗓音学、吞咽障碍学、发育障碍病症学、听力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言语治疗师为各个年龄阶段所有有沟通、吞咽障碍的人士提供言语治疗服务,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口吃、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嗓音障碍、自闭症等。本治疗室含有认知功能评估与训练工作站、言语功能评估与训练工作站、吞咽功能评估与训练工作站和成人心理测试工作站。
认知功能评估与训练工作站:认知功能包括感知、辨别、记忆、学习、注意、理解、推理和判断方面的能力,常见的训练方法有记忆、定向、计算、视空间障碍训练等。拥有先进的认知功能评估和训练系统等。
言语功能评估与训练工作站:评价言语障碍的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了解影响患者交流能力的因素,对各发音器官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最大限度恢复交流能力。拥有先进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系统。
吞咽功能评估与训练工作站:筛查吞咽障碍,对摄食-吞咽功能和摄食过程进行评价,通过间接训练吞咽相关器官的运动及协调动作和直接摄食训练达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拥有吞咽神经生物反馈系统,吞咽电刺激设备(荷兰)等。
成人心理测试工作站: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和心理测试法,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等70多个临床心理评估量表对因疾病或外伤造成身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量化评估、描述和诊断。拥有成人心理测试评估设备1台。
物理因子治疗部简介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是指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以及参与能力,达到康复目的的治疗方法。它使用包括声、光、冷、热、电、磁、水、力等物理因子进行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室共有高频区,中频区,低频区,脑电治疗区,光疗、磁疗、超声治疗区,恒温冷热治疗区六个治疗区。
高频电疗法适用于炎症和伤病的急性期与亚急性期,也适用于慢性期,如:软组织和五官的感染、气管炎、肺炎、盆腔炎、扭挫伤、肌筋膜炎、关节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脊神经根炎、脊髓炎等。高频治疗区有五官超短波、短波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
中频电疗法适用于脑卒中、颅脑损伤、颈椎病、腰肌劳损、肩关节周围炎、关节炎、腰背肌筋膜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痛、胃肠张力低下、尿潴留、术后肠粘连、术后粘连、瘢痕增生等。
低频电疗法适用于脑卒中、颅脑损伤、高血压、神经衰弱、胃肠炎、肩周炎、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低频治疗区有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智能疼痛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尿失禁治疗仪(生物反馈)等。
脑电治疗适用于脑梗死各期、脑出血恢复期、脑外伤及恢复期偏头痛、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等)、偏头痛、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抑郁症、眼底动脉缺血、眼疲劳、小儿脑瘫、失眠等。脑电治疗区有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经颅超声治疗系统、高级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脑循环治疗仪等。
光疗法适用于软组织扭挫伤恢复期,肌纤维组织炎,关节炎,神经痛,软组织炎症感染吸收期,伤口愈合迟缓,慢性溃疡,压疮,烧伤,冻伤,肌痉挛,关节纤维性挛缩等;磁疗法适用于胃肠功能失调、慢性溃疡、闭塞性脉管炎、急慢性软组织炎症、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腱鞘炎、纤维瘤、冻疮、前列腺炎、血肿、颈椎病、滑囊炎和残肢痛等;超声疗法适用于软组织损伤、神经痛、神经炎、肩周炎、扭挫伤、注射后硬结、血肿机化、腱鞘炎、瘢痕增生、骨折延迟愈合等。光疗、磁疗、超声治疗区有氦氖激光治疗仪、紫外线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低频磁疗机、超声波治疗仪、肌骨超声设备、气压冲击波等。
冷疗法适用于软组织急性扭挫伤早期、关节炎急性期、骨关节术后肿痛、疖肿、蜂窝织炎、急性乳腺炎等软组织感染早期、痉挛等;热疗法适用于亚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关节痛、慢性关节炎、浅表性神经炎、神经痛等。恒温冷热疗法区有冷敷物理治疗仪、热敷物理治疗仪等。
作业治疗部简介
作业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来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感情,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鼓励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业治疗针对的服务对象包括各种年龄段的残疾者和患者。目前本治疗室开展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颈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作业治疗、上肢常见创伤和疾病的作业治疗、老年病的作业治疗以及认知与知觉障碍的作业治疗等并且开设有辅助器具及设计与制作室,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辅具。
目前本作业治疗室共分为主动运动区、上肢功能诱发区、ADL训练区、精细功能训练区、生物反馈治疗区以及康复工程室。
主动运动训练区:本区域提供各种上肢训练器具包括有前臂与腕关节运动器、引导性上肢训练器,手平衡协调训练器以及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等。患者在此区域进行主动的肌力、耐力以及协调等粗大的关节运动。增强患者大关节的运动功能。
上肢功能诱发区:通过治疗师的各种技术指导与训练诱发出尚无肌力或极度低下患者的主动活动,使患者出现肌张力的增加,肌力和耐力的增加。拥有生物电刺激设备、镜像疗法设备、全自动上肢训练系统(德国)。
ADL训练区:配置有模拟卧室、升降厨房、卫生间等,通过对患者衣、食、住、行、卫生、修饰、家务等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重返社会的信心。定期开展轮椅活动、家庭会餐、模拟购物、小型手工PARTY等作业活动。
精细功能训练区:通过磨砂、插板、滚筒、琴棋书画、游戏等治疗性作业活动,增强患者手的灵活性、手眼协调性、运动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兴趣、转移注意力、丰富生活内容。
生物反馈治疗区: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神经系统电子生物反馈仪器刺激患者的神经肌肉并使患者各项感官主动参与配合训练,从而刺激早期的神经肌肉敏感性,使其恢复功能。
康复工程室:配有足踝矫形器、胸腰椎矫形器、手腕矫形器等各种矫形器;以及各种轮椅、助行器、拐杖手杖等步行辅助器;颈托、腰围、改良生活工具等生活辅具。将逐步独立开展低温热塑板与压力衣制作。
文体治疗室:拥有棋牌室、球艺室、手工艺术室、书画室、阅览室、电影厅等文体治疗室。开展麻将、牌类、乒乓球、桌球、保龄球、插花、折纸、书法、绘画、读书、影音等项目。
运动治疗部简介
运动疗法属于物理疗法(physicaltherapy,PT),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
运动疗法主要采用"运动"这一机械性的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着重进行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
运动治疗室共有主动运动治疗区、被动运动治疗区、平衡协调功能训练区、步态矫正区四个治疗区。包含下肢康复训练器(磁控阻尼康复车)、减重步态训练器(电动)、平行杠上的矫正板、悬吊治疗综合训练系统(SET)、Motomed设备、平衡评估与训练系统等来改善增强患者丧失、残留的功能。
主动运动区:以运动人体科学为依据,以训练者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包含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脊柱功能、平衡功能、综合拓展五大功能模块。
被动运动区: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可松弛肌肉痉挛、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保持和增强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防治关节粘连和挛缩,并可增强本体感觉,诱发肢体屈伸反射,为主动运动作好准备。
平衡训练区:评估和分析下肢前后左右的平衡状况和功能。病人能够站立(无论是有帮助站立还是无帮助站立),并通过平衡评定与训练系统仪器得出报告结果。根据报告制定训练计划。
步态矫正区: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对病人的异常或病理步态进行分析诊断和训练,以改善患者的不行能力及上下楼梯能力,并通过使用矫正鞋、鞋垫等方法矫正异常步态,以预防和改善足踝部损伤。
康复评定部简介
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它是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信息,使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和准确的评定功能障碍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预后以及制定康复计划和评定疗效的过程。拥有平衡评估系统、言语评估系统、认知评估系统、心理评估系统、神经功能评估系统、肌骨超声运动评估系统、颅内血管功能评估系统、多功能康复评估分析平台等。
本治疗室设有运动功能评定、认知心理功能评定、语言与吞咽功能评定、社会功能评定等。针对的是有功能障碍的病、伤、残疾患者。采用三种方式评定,一、定性评定:对评定对象的表现、状态或其它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定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二、定量评定:采用数学、量表的方法,收集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三、半定量评定:分为若干个等级或阶段,对评价对象做出半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
运动功能评定包括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步态分析、神经电生理评定、感觉与知觉功能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反射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等。
认知心理功能评定包括智力测验、情绪评定、心理状态评定、疼痛的评定、失用症和失认症的评定、痴呆评定、认知评定、人格评定等。
语言与吞咽功能评定包括包括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语言失用评定、语言错乱评定、痴呆性言语评定、言语发育迟缓的评定、吞咽功能评定、听力测定和发音功能的仪器评定等。
社会参与能力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社会生活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职业能力评定等。
传统康复治疗部简介
传统康复技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的康复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型学科。传统康复技术是传统康复医学体系中应用具体康复手段和方法。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许多传统疗法对康复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我国传统康复治疗中推拿、针灸、刮痧、拔罐、艾灸等在康复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取得显著作用,其治疗特色已为世界康复医学界所瞩目。目前我院中医馆开展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贴敷等治疗。
刮痧
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也是指使用刮痧工具,来刮拭全身的穴道和静脉,达到通经活络、舒筋力气、祛除邪气、活血化淤等功效,以提升身体的潜在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最终实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接受过刮痧的人们都有这种体会,刮痧之后浑身有一种畅通的感觉。这是因为刮痧给身体做了“减法”,中医称为宣泄之法。刮痧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拔罐
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拔罐时,用火燃烧罐内空气,使之内部产生负压,随即吸附于皮肤表面。利用局部热刺激、负压吸引作用,来达到逐寒祛湿、祛除淤滞、拔毒泻热、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从而起到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的作用。
推拿
古代称推拿为按摩、按乔,是中国起源很早的一种治病防病的养生术。已有5千年的历史。推拿疗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的。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在人体内彼此紧密相连,纵横交错,内通五脏六腑、外络肢体皮毛,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起着兴气血、通阴阳、养脏腑、利关节的作用。如果气血循经顺利运行。那么人自然身体健康,如果气血运行受阻,人就产生疾病。推拿疗法就是能够使经络畅通阴阳平衡,从而使人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针灸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段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针灸保健与针灸治病的操作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点不同,针灸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灸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
艾灸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我院康复治疗部共有康复治疗师15人,虽然“年轻”,但在医管部副主任、康复医学科石晓明副主任的带领下,秉承“团结奋进、百折不挠、追求卓越、大爱无疆”的附一精神,推进“医、治、护一体化”的标准化康复工作模式,强调治疗效果的“全面质控”,为践行“康复一次,受益一生”的服务承诺而努力奋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