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新业态下传媒转型中的基因重组
喻国明高兴利李力可孙航
(本文发表在《新闻战线》年第17期上)
互联网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媒介的“高维媒介”,对于社会传播业态的最大改变是将传统的以机构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性传播改变为今天的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性传播。于是,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力量,已经并将继续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权力结构。迄今为止,互联网初步实现了“人人皆可进行信息表达的社会化分享与传播”的技术民主,社会议程的设置权与社会话语的表达权也进入了人人皆可为之的泛众化时代。历史上从未有哪一个时代,如今天这样,能让普通个体拥有如此之大的话语权。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激活了以个人为其基本单位的社会的传播构造,重新分配了社会话语权,并因此改造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本文从以新闻传播为例,探寻新业态下传统媒介转型发展的关键与行动路线图。
一、“个人”被激活后新闻传播的新业态
1、公民新闻:一种全然不同于专业新闻记者和媒体机构的信源采集、发布形态
互联网的崛起,尤其是社交媒体出现,激活了个人作为社会传播基本单位的活性,让普通的民众有了生产亲历新闻、并且将其传播出去的可能。新闻从业者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面对突发事件,附近的民众往往比专业的记者更快的赶到事发现场,更迅速地发布报道。自此新闻的制作和发布不在属于专业的新闻机构所独有,公民新闻成为学界和业界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新的现象。一句话,公民新闻的出现是新新闻业态一大的特征。
一方面,公民记者扩大了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面,弥补了因时空限制而导致的突发、重要新闻现场专业新闻记者的缺位,以自己的亲历、亲见报道新闻。年的伦敦地铁爆炸、年的孟买火车爆炸案、年的“5·12”汶川地震、年的“阿拉伯之春”、年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的浙江余姚水灾,公民记者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传递了几乎所有险些被错过的瞬间。另一方面,公民记者开创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专业新闻记者和媒体机构的信源采集形态。年,曾做过《纽约时报》记者的美国人ChrisAllbritton开设了一个域名为“回到伊拉克”(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