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多人表示好奇,在我这上课的学员为什么在新手阶段就能蹲/推/拉起这么大的重量。其实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这些重量只是他们“应该承受”的合理负重罢了。
对此这里分享一些简单的“大重量训练技巧”,希望能直接帮到大家安全地进行大重量训练。其中有一些原理,例如呼吸方法等,以前有详细写过,可以翻阅;其他原理之后再陆续深入细写。
肌肉增长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负重」,当身体需要不断适应更大的重量,力量和肌肉就会随之增长。在增肌训练中,使用大重量进行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道理大家都懂,但依然不敢上大重量的主要原因,基本都是怕受伤,自己一个人训练时不敢加重。
其实大重量训练引起的受伤风险,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和避免的。
训练动作规范
训练动作规范无疑是最基础的安全保障。姿势错了,容易引起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
指导规范动作的资料网上、书籍都很多,可以自己去查阅自学,例如买本《肌肉健美训练图解》就能解决大部分的训练姿势问题,也可以请靠谱的教练指导。这部分篇幅过多,这里不赘述。
两个比较典型的,新手容易犯的训练动作错误:
过度屈膝蹲
这样做膝关节压力会很大。对新手而言,你应该学会优先屈髋下蹲(右图),既臀部先往后推,而不是先膝盖前移。
乌龟背硬拉
无论是硬拉还是深蹲,是必须全程保持脊柱中立的,也就是腰背挺直,否则腰部肌肉有拉伤的风险。如果重量你拉不起来,宁愿不拉,也不要装这个逼。
关节稳定
如果说动作规范是降低训练风险的保障,那关节稳定就是降低大重量训练风险的保障。
新手开始增加负重时会有一个明显的表现:感觉杠铃在晃,担心控制不住压伤自己。卧推时手抖,深蹲时站不稳,相信都是大家曾经遇到过的问题。
这些问题,听的比较多的建议是,新手肌肉控制能力不足,多练就好了,熟能生巧。但本质上来说,这是关节稳定性控制不足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关节控制,有效解决的。
关节稳定具体是什么?抛开复杂的原理,我们通过几个主要动作,举些直观的例子:
一、卧推
从上往下讲。
腕关节。如果腕关节控制不稳定,容易出现手腕晃动和手腕外翻。
其中手腕过度外翻,会让更多压力落在腕关节上,引起手腕疼痛。这个是杠铃握法的问题,之前有详细写过,这里不重复了:训练时手腕疼怎么办?。
尽管我们纠正并使用了正确的握法,在卧推重量过大的时候,依然会感觉手腕部分控制不稳,担心握不住杠铃砸下来。为了进一步增加腕关节的稳定性,在大重量卧推时可以戴上力量护腕,你会感觉手腕很稳,推起来很安心。
肘关节。手肘的不稳定是大部分新手首先出现的问题,也就是卧推时杠铃晃动,从而感觉自己控制不了杠铃,没人扶着不敢练。
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你加入一点点「掰弯杠铃」的力量,杠铃晃动马上能大幅度改善。
虽然你掰不弯杠铃,但双手有这么一个旋外的扭力(如上图),肘关节会变得稳定很多,杠铃也就不容易晃了。
肩胛关节。“卧推要沉肩挺胸收背”,这句卧推圣经每天都听。为什么要沉肩收背?本质上这是为了稳定肩胛骨,同时可以保证胸椎段躯干稳定。
如右图,卧推全程需要保证肩胛骨是往后收并且往下压的状态,包括上推到最高点也不要放松肩胛骨,相关肌群受伤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也更容易找到胸肌收缩的感觉。
躯干和腿部。虽然卧推基本是上半身的事,但如果你卧推时双脚踩稳地面,腰部轻微起桥,你的躯干和腿部会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让上半身发力没有后顾之忧。不然你在冲极限重量的时候,身体还在卧推凳上晃动,肯定是很没安全感的。
左图是双脚离地的卧推方式,前几年很流行,目的是减少其他部位的借力,将注意力集中在胸肌上,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必要。右图是力量举的卧推方式,有大幅度的起桥,我们不需要做的这么夸张,他们使用这种方式主要是有利于整体的稳定性和力量传导。
二、深蹲、硬拉
像深蹲、硬拉这种对脊柱有压力的动作,必须全程保持脊柱中立,这就对躯干稳定要求很高了。
胸椎段。将肩胛骨往后收紧,并且将手肘往中间靠拢,上背部就能完全保持紧张稳定,胸椎就能全程保持挺直。
如果胸椎段没有保持稳定,肩胛骨松掉,下蹲时就容易出现弯腰弓背的现象,对脊柱的压力会很大。
如果不是柔韧性特别差,实在无法正常握杆,不建议像左图一样将双手握的很宽。上背部放松的情况下,特别是对新手,难以控制脊柱中立,容易出现右图的情况。
腰椎段。传说中的核心稳定,主要也是指腰椎段的稳定。因为脊柱是很脆弱的,而胸椎有胸廓骨等共同支撑,相对安全,腰部就真的只有一根腰椎,要承担上百公斤的杠铃,看起来就很悬。
所以腰椎段对稳定性的要求特别高,我们需要收紧核心肌群(你做平板支撑时腰腹收紧的感觉)去维持躯干稳定。这还不够,我们需要保持腹腔内稳定的压强,让核心部位进一步的稳定。
对于核心稳定,很大程度是呼吸上的问题。瓦氏呼吸就能很好地维持核心的稳定性,关于呼吸问题很早以前也已经写过一篇文章,这里也不重复了:训练时应该怎么呼吸
大家平时如果使用6RM或更重的重量进行深蹲,完全可以习惯使用瓦氏呼吸:大吸一口气,屏住,蹲下,起来,吐气。会有安全感很多。
如果负重较大,感觉瓦氏呼吸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佩戴力量腰带进行训练也是有必要的。
要注意的是,即使戴上了腰带,也需要使用瓦氏呼吸。腰带只是辅助,不是万能的。
膝盖。很多人不深蹲就是怕深蹲伤膝,其实姿势正确的深蹲(避免屈膝过度),对膝盖的压力并不大。当蹲起大重量时,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膝盖不稳,左右晃动,膝盖内扣就是比较典型的情况。
在深蹲时应该下意识将双膝外展,让膝盖的朝向至少和脚尖的指向一致(甚至更外一些),包括发力站起来时。这样膝关节能保持足够的稳定系,避免不合理的压力造成损伤。
三、其他动作
深蹲、卧推、硬拉能控制好稳定了,其他动作都变得很简单了。例如站姿杠铃推举,肯定会感觉到身体摇晃站不稳,那么借用深蹲硬拉的稳定技巧,调整呼吸,收紧腰腹,躯干就变得稳定了。杠铃弯举有身体前后摇晃现象时,也可以用这招。
四、固定器械
我是非常不赞成用固定器械作为主要训练的,也不建议新手入门从固定器械练起。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固定器械很“安全”,器械本身就很稳定,就不会有受伤风险。
正是因为固定器械过于稳定,会带来后续的安全风险。依赖固定器械的轨迹固定和稳定,将无法提升自身的躯干稳定、抗侧屈、关节控制等能力,长远来说这是有隐患的。
你从史密斯卧推练起,不需要控制各部位关节和躯干的稳定,就将杠铃推得很溜。当你换自由杠铃卧推时,由于不懂得控制关节稳定,又打算按史密斯卧推的重量往上加重,受伤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之前对固定器械也写过一篇:新手要先练固定器械吗?
其他安全措施
训练前做好充分热身,包括将预热身体(如短时间慢跑)、激活目标肌群和稳定肌群、主要训练动作的热身组。
训练前进行10~20分钟热身是很有必要的,身体提前做好了准备,才能承担更大的训练强度。
训练中做好保护措施也非常重要。其实大部分动作不需要特别的保护的,举不动了缓慢放下来或者直接扔掉杠铃哑铃就行。硬拉也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拉不起就拉不起,放下就是了。
需要特别保护的是深蹲和卧推两个动作。
深蹲很简单,只要你在有安全杆的深蹲架上训练,独自一人冲击1RM极限其实都没问题。
请问这位尝试1RM深蹲的哥们要是蹲不起来怎么办?
他第一次试蹲这kg还真没起来,我们也没人在旁边帮他扶着。起不来,将继续蹲下将杠铃放在安全杆上,自己就可以从杠铃下钻出来了,非常安全,基本是不需要别人保护的。
但卧推的话,如果冲击极限,还是要有人保护的。如果安全杆位置太低,不能防压胸,位置太高,训练又没法触胸,很尴尬。有人在后面扶着,就能放心推。
但如果卧推只是使用非极限重量的话,其实没人保护也没问题。只要你使用的是全握,杠铃不会突然砸下来,只会由于你力气不足缓慢停在胸上推不动。你只需要将杠铃滚动到肚子上坐起来,或者往其中一边侧歪杠铃,让一边杠铃片滑落的话,就可以完成“自救”了。
希望大家能通过关节稳定的控制,尽早能开始尝试大重量训练。但务必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装逼,有把握再继续加,这是最重要的安全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