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年9月开始准备专业课,备考过:汉硕、汉语言文学大综合、以及古代文学单科
弯路很多,但经验相通!(这里只写经验)参考书就不列了,因为调整过好多次专业,基本把文学院的参考书都又过了一遍,给各位小小白们分享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1.自命题学校怎么找资料①不要太相信大纲,他每年都会有可能改变,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全面的积累,这样才能不慌乱。考研帮有许多学长学姐关于本专业的考研经验,我在备考时候也看了许多,后来发现他们的书用的都不只是考试大纲上的参考书。②不要买太多所谓的高分笔记,世界上不存在哪一本万能笔记让你背了就能考上,那是不可能的。课本书籍就足够了。再好的学习辅导也是脱胎于课本的。哦对了,还有真题,这个如果是真的话,可以买。(不过应该不用买,考研帮上到处都是,拼凑一下就完整了。)③不要迷信所谓的押题,范围等这些。每一份积累都有用处,每一个你曾经觉得不会考的考题都有可能出现在你的试卷上。④不要认为考研人的差距都很大,其实差距就体现在那么一两个题上。这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2.文科学习的实质其实文科经验说白了就一条:学会看书+学会表达(1)如何看书,输入第一遍,通读本科课件,恢复专业感觉;第二遍,通读课本,普通的read一下即可,大概知道他讲了什么东西;第三遍,结合书前目录,建立专业知识大纲,把书读薄,读顺;第四遍,用纲架导引内容,把知识点拆开,一章一节一段,全面扫除专业知识盲点,这时候加入其他同类的教材扩展、专题论文,专著等,一切可以帮助自己理解的东西;第五遍,做笔记。做笔记简明扼要,突出论点+论据两部分;名词解释是由基本信息构成,相当于对这个名词的综述类常识,精度要求较高;简答题,是由论点+论据+总述构成;论述题=简答题的扩展版(怎么扩展,就是围绕着论点说人话)第六遍,带着笔记再做精读,把拆解开的知识点做组装,梳理习题和可能的题目问法,参考历年真题,明白这些知识点是怎么变成考题的,形成自己的习题集;古代文学《西游记》为例:①小说版本流变②成书过程③人物形象分析(孙悟空,猪八戒)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哲学含义等④思想内涵,修心,定心,放心,影射明代的黑暗社会现实等⑤艺术特色:浪漫主义手法,幻和真的结合等⑥小说地位、影响等(很久没背书了,有一些具体的条目遗忘了)第七遍,结合目录深化纲架思维;(第五到七遍可以放在一起做)第八遍以后:背书,重复记忆,输入与输出内容同步。(2)如何背书/答题(学姐这一块儿吃了大亏,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才勉强学会!中间摸索,碰壁的过程可以用走投无路痛不欲生来形容了,几欲放弃。)背书,切忌死记硬背!切忌一字不差的背诵,切忌完全一样的完美!切忌!切忌!切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怎么背呢?背论点(论点就是纲架上的条目,或者段首句这些总结性的语言,这个高大上的学术语言不能变,这就是纲架的重要性。)+论据即可(论据就是支撑观点的Examples)中间的论述部分怎么办?把作者对自己观点的述写换成自己的话说出来。相当于,围绕一个既定的论点,写一小段议论文(如果你能够提出自己的论点那更好咯)担心说不出来怎么办?从替换同义词语开始练:语言文学,要考的就是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你是否能够把你的观点论述清楚,在此基础上文采漂亮是加分项。当然,这个输出是在前期出大量的输入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的。想把答案都准备好,到考场上直接一个字不差的写在卷子上,那是期末考试,绝对不是考研的正确打开方式!关于背书,不要比大家都背了几遍,只要看清自己是否在做有效的输入/输出即可。不要比谁背书早,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一样。3一些叮嘱①备考过程中保持健康,不要生病,任何东西都不如你的身体重要②心态问题:状态随着考试的临近只会越来越差,心态崩是正常的,很正常,要接受自己状态不好这个事实,但是崩了之后要学会快速重建。学姐在后期心态崩了无数次,崩了之后就不再学习了,等着光玉姐姐、豆沙姐姐和阿哲哥哥的播音,真好听。③作息时间,找到最适应自己学习的时间,不要打时间战,要打效率战,战略战。④不要沉浸在无效的努力中自我感动,纯鸡汤真的很没用,切记。用正确认知配纯粹努力才是好的结果,这是最实用的鸡汤。点个在看,一定上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