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世界肠道健康日,关爱肠道

  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将每年的5月29日定为"世界肠道健康日",旨在提升公众的肠道健康意识。

肠道--身体免疫主战场人体第二大脑

  肠道是身体最重要的营养吸收、免疫器官,决定着一个人的状态、身材、精神甚至寿命,与体型胖瘦、皮肤体味、性格脾气、各种癌症等有着直接关联。肠道还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堪称人体内的第二大脑。肠道健康与否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有统计发现,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都与肠道有关。

六大不可忽视的肠道疾病

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最严重的肠道疾病,也是癌症中的"常客",每年罹患肠道癌的人数触目惊心,且还有不断增长,不断年轻化的趋势。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结直肠癌已跃居居民常见肿瘤的第二位。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广州市居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达34/10万,肠癌超过肝癌排在恶性肿瘤第二位,成为第二号肿瘤杀手;上海市居民最常见恶性肿瘤中,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显著,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第七位一跃成为第二位。

  肠道癌前期症状和普通肠炎类似,以便血为主,发展到中后期开始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形状变细、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肠癌晚期癌细胞容易扩散到身体其他组织,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因此应特别提防肠癌的早期症状--便血,可选择便潜血、粪便钙卫蛋白、肠镜进行检查。

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属于肠道息肉的一种,但其性质发生改变,体积更大,进展更快,并且有较高概率恶化癌变。据医学临床显示:90%的大肠癌都来自肠息肉病变!

  肠道息肉越早发现越好,体积小、未恶化的肠息肉可采取内镜下切除,方便快捷,一旦发生器质性病变,则可能要开刀切除。有家族息肉病的群体,癌变概率远高于正常人,更应有定期检查的习惯。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肠炎的一类,但其病因更复杂,症状更严重。病理期一般十分漫长,可达20年以上,且医学临床证明:溃疡性结肠炎会因病史的迁延而提高癌变的概率。

  溃疡性结肠炎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特点为血便混杂,血色暗红,并可能带有粘液。病史较长的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爆发性发作,引起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类特殊的肠道疾病,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了,就连根治办法也尚未完善。许多病人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本病的复发率与病变范围、病症侵袭的强弱、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长等因素有关,死亡率也随之增高。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发病急骤,症状明显,患者可感腹部疼痛剧烈,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

  急性阑尾炎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以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其中,后两者都可以起局部腹膜炎,甚至全腹膜炎,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肠梗阻

  肠梗阻一般不会作为单一的症状存在,其产生更多来源于其他肠道疾病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晚期肠癌,肿瘤增大导致肠梗阻;肠道息肉增生过快也可阻塞肠道。此外,小儿因遗传因素也可能出现肠梗阻。

  肠梗阻会造成粪便沉积、消化不良、肠道功能紊乱、剧烈腹痛、呕吐等后果,对小儿危害尤其大,应及时治疗。

肠穿孔

  肠穿孔同样较少单一发病,多由其他严重肠道疾病并发产生,医学临床上,肠穿孔和肠梗阻往往一起出现,对患者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肠穿孔除了会引发剧烈的腹痛,还可造成肠道大出血,短时间内不治疗,死亡率可达40%以上!

肠道疾病的预防

  1、保持合理膳食结构,一日三餐,粗细搭配,尤其是要常吃些土豆、番薯、芋头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注意多喝水,每天起床后喝一杯温水,接下来的一整天至少需要补充7杯水。然后,多吃蔬菜和水果,由于蔬果等膳食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便。而且吃足够的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养成每天都排便的习惯,这是避免肠道问题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3、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还能促进肠道蠕动,以加速排便,防止肠道老化。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kyganv.com/zyzz/10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