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让生命更有质量
▼▼▼
咳咳,体能教练说,这是一篇专业文章。
我们会看到很多人会热衷于上肢的训练,为什么呢?
因为可以秀呀~~
事实上,好的身材不仅可以吸引女神的目光,良好的上肢力量在预防上肢损伤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要说起上肢推力量的经典练习,卧推和实力举可是当之无愧。
这里要强调一点:动作一定要准确,否则引起损伤,反而得不偿失。想要了解细节的动作要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复习一下~
大胸得推,姿势得会!
让“肩膀”更强壮!
卧推和实力举在上肢推力量练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两者又有很大区别,从动作上就能看出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方向-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不同对肌肉的应力刺激不同。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二者的差异:
1动作模式的不同,动力链的传递不同
动力链是指在支撑面与被移动的重量之间骨骼肌系统参与力的产生和力的传递。
卧推
实力举
a采用的是仰卧位
b动力链始于上背部与卧推凳之间的接触面
c止于双手中的杠铃杆
a采用的是站立位
b动力链始于地面
c止于双手中的杠铃杆
虽然对于高水平卧推者来说,会尝试采用双脚作为下肢发力点,但并不意味动力链始于地面,最主要还是通过躯干对抗卧推凳的力使双手推起重量。
与卧推不同的是,实力举在锻炼上肢的同时,躯干和下肢也参与发力。
2动作模式的不同,肌肉的发力顺序不同
因为两者在起始阶段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发力顺序。
卧推
实力举
a从上而下,离心至向心
b有牵张反射,在向心阶段推起更困难
c目标增加上肢力量
a从下而上,向心至离心
b无牵张反射,起始部分最难
c目标是提高整体上肢肌群在体育中的应用性
简单来说,牵张反射就是运动过程中,肌肉被拉长后产生的反射性收缩,促进上肢更大的力量的产生。
3动作模式的不同,作用的肌群不同
虽然都是推举的动作,因为不同的体位和动作模式,所涉及的肌群也有所差异。
卧推
实力举
部分肌群:
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是动作的主要执行者;斜方肌、菱形肌以及其它颈胸不周围的小肌群(等长收缩)起稳定和传递力的角色,保证卧推凳的上背部处于稳定状态。
整体肌群:
双脚对抗地面,髋、膝踝以及躯干周围包括腹部肌群和背部肌群(等长收缩)起稳定和传递力的角色,而肩、上胸部以及手臂周围肌群协同发力推起或下降重量。
(图示为卧推的主要肌群)
4其他方面
从预防损伤角度上分析:
卧推更多强调肩部前侧的肌群,后部肌群相对薄弱
实力举练习的肌群相对卧推更加均衡
从涉及的肌肉上分析: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从肌肉“受力的方向”来比较会有天壤之别。
▼比如,对于大多数体育项目来说,基本上都是采用“直立姿势”来进行各种动作的转换,不可能仰卧躺在地面上使用这些肌群去进行对抗发力。
因此,对于过头举的体育项目如网球、排球、游泳等来说,卧推都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训练项目。
说到最后,其实动作无关好坏,在于你的训练目的。
▼简单总结如下:
如果你仅是想提高上肢力量,那么选择卧推。
如果你想选择一项应用性更强的上肢力量练习,那么选择实力举。
今天的技能,你gt到了吗~
往期文章精选
※我不要再对楼梯“望而却步”了!
※原来你也是扁平足...
※让你腿麻的,不一定是椎突,还可能是它...
※你有智齿,我有招!
※骨科中的“拍片”,我该怎么选?
※别让你的美败给了这难看的“大脚拐”!
※必私藏的大合集!这才是夏季露肉的正确姿势~
※“腰痛、跑步膝、长短腿、鸭子步...可能都与它有关!
本期专业技术支持
A-T运动物理治疗中心体能教练张诚
本期编辑
A-T运动物理治疗中心物理治疗师邹慧琼
赞赏